馆藏资源统一检索平台
    
旗县区资源
东河区图书馆简介
东河区图书馆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27 10:48:21]  点击: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文化机构(基本职能)。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正向我们走来,但不管图书馆怎样变化,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不变的。

东河区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是包头市东河地区唯一的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投资兴办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具有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开发和服务功能公益性文化机构。

建馆初期图书馆馆舍面积100平方米,工作人员3人,服务窗口只有一个。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馆舍面积增加到300平方米,工作人员增加到9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服务窗口发展为四部一室(即采编辅导部、外借咨询部、综合阅览信息部、儿童阅览室部、综合办公室)。1998年图书馆馆舍面积增加到1000平方米,在职工作人员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高级职称3人,中初级职称3人)。2005年搬迁。

多年来,东河区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本着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一直坚持免费对全社会公众开放服务,为东河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包头市东河地区重要的文化服务窗口。

1994年以来文化部对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四次评估,(均因馆舍面积不达标)东河区图书馆均被评为“三级图书馆”(分别在1994年、1998年、2005年、2009年)。

2005年包头市被评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数要求:文明城市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必须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标准。

东河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2005年在利用挖掘文化遗产建设“乔家金街”的同时,将东河区图书馆新馆建在东河区北梁文化产业园区的“乔家金街”,新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完全仿古建筑),目前东河区图书馆新馆大楼主体建设全部完工,大楼内部装修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随着新馆大楼的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的建立,图书馆一系列现代化服务设施设备将配套使用,根据文化部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图书馆新馆对外服务窗口应至少开设12个(即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多媒体研究辅导部、采编部、地方文献室、特藏文献室、参考咨询室、工具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盲人阅览室、外借咨询室、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

东河区是包头市的老城区,人口五十余万。城市欠账多,人员负担重,地方财政经费十分紧张,图书馆内部装修及新馆设施设备购置专项经费一直不能落实缺口很大(预估需500余万元,其中:大楼内部装修费约需300余万元,设施设备购置专项经费约需200余万元),自2005年图书馆搬迁后就一直没有一个宽敞舒适的公共阅读环境,老百姓很不满意,怨声载道,质疑声不断。

图书馆(2010年底)现有在职工作人员7人(核定编制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人(高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管理人员3人,平均年龄48岁,服务人口50多万,服务对象是12各街道办事处,近百个社区;2个镇,近50个行政村;驻区、区属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校等。在搞好馆内阅览、外借、咨询等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要情况下,还要加强对基层(社区、乡镇村)图书馆(室)、草原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和业务辅导,发展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目前的现状明显处于人员少、任务重的窘境,急需增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

搬入新馆后随着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延伸、基层服务点的增多,下基层(社区、乡镇村)图书馆(室)、草原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业务辅导、送书次数的增加,争取购置 “流动服务车”,更好地开展基层(社区、乡镇村)图书馆(室)、草原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业务辅导、送书工作。

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和经费投入,应以服务人口数量为基本依据。根据文化部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服务人口在50万以上的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应在600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要达到30万册/件以上。东河区图书馆现有藏书5万册/件,距《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要求相差甚远,急需逐年加大购书专项经费的投入。

 

上一条:第一页

版权所有:365APP下载  蒙ICP备11004379号  技术支持:派司网络-自由发
地址: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西侧黄河大街以北  邮编014010  电话:0472-5218900  监督电话:0472-5227001

本年访问量:   总访问量:   查看详细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123号